中美贸易战令市场紧张不安
随着鲍威尔即将发表讲话、欧洲央行准备降息以及美国就业数据下滑,市场严阵以待政策调整。
虽然没有枪声,但战争仍在继续。中美贸易争端再次抬头,毛衣制裁与技术管控等紧张局势持续发酵,市场高度紧张如临大敌。
当中美步入新一轮经济博弈,全球经济体正以警惕目光审视局势 。围绕半导体、钢铁、铝业及日益武器化的稀土资源等核心战略领域,新摩擦不断涌现。表面看这似是旧剧重演,但本轮冲突因三大独特因素更显严峻:美国大选余波未平、中国立场愈加强硬、全球通胀压力攀升,每步棋都成为高风险赌局。
最新举措是蓄意为之。华盛顿加强了对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控制,直接限制中国获取尖端技术的渠道。北京则打出反制牌,斥责美方歧视性政策并援引WTO条款争取外交支持。特朗普总统宣布将全球钢铁铝材关税翻倍至50%后,局势再度激化,中国成为明确打击目标。美方声称此举系惩罚中国违反日内瓦贸易协定,北京虽否认了这一指控,但尚未通过外交手段予以化解。
市场最忌讳不确定性,本周动态促使交易者紧盯历史重演信号。2019年会重演吗?有可能,但也不完全是。当时,市场一度恐慌,随后在缓和的传言中反弹,最终促成了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这一休战让市场有了喘息的空间,也让两国在不放弃核心立场的情况下挽回了面子。如今的格局也带有一些相同的因素。特朗普的强硬语气背后是鼓励对抗的政治背景。与此同时,中国变得更加坚定,大力推行自给自足战略,尤其是在半导体和能源领域。
尽管言辞激烈,双方还是清醒的认识到全面脱钩的经济代价。稀土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停摆。人工智能芯片的限制意味着英伟达可能在中国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尽管北京取得了诸多进步,但其人工智能雄心仍然严重依赖进口高性能技术。对双方而言,颠覆已成定局,但两败俱伤仍非选项 。
本周重要事件
6月2日星期一,市场开盘表现平淡: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9.3,略高于前值48.7,但仍远低于扩张线。制造业仍处于收缩区间,尽管略有改善暗示可能企稳,但不足以提振市场情绪。
6月3日星期二,重量级人物将登场。杰罗姆·鲍威尔将发表讲话,尽管市场不期待重大变动,但对细节保持高度关注。如果鲍威尔继续保持谨慎、观望数据的态度,价格走势应维持现有结构。但若暗示降息可能提前实施,美元可能会跳出盘整。在太平洋彼岸,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也将发表讲话。当天晚些时候,美国JOLTS职位空缺报告公布,前值为719万。若大幅下降,可能引发对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讨论,重新点燃降息预期;若数据持稳,美联储的时间表或将保持不变。
6月4日星期三,焦点转向南半球。澳大利亚季度GDP预计将从0.60%下滑至0.40%,这清晰地表明经济增长正失去动力。与此同时,加拿大将公布利率决议,预计将从2.75%降至2.50%。若加拿大央行释放鸽派信号,美元兑加元可能短暂震荡或反弹后继续下行趋势。油价走势或将配合此趋势——若原油保持坚挺,加元则可能企稳。
6月5日(周四),欧洲央行将成为市场焦点。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把主要再融资利率从2.40%下调至2.15%,而此次降息已持续数周。真正的焦点在于央行的基调。若拉加德暗示这次降息是一次性或渐进式缩减宽松,欧元可能持稳甚至上涨,特别是若EUR/USD能守住1.1360上方。但若欧洲央行过度倾向宽松,现有结构可能迅速崩解。交易者需灵活应对,一句关键话语即可扭转市场情绪。
6月6日星期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将为本周画上句号。预测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较之前的17.7万个大幅下降。失业率预计将维持在4.2%的水平。这样的形势让市场紧张不安。若数据疲弱,美元或受压制,黄金和股市可能受刺激上涨。反之,若就业强劲,尤其伴随工资稳健增长,将增强美联储耐心,推动债券收益率和美元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