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不会无缘无故恐慌。眼下,这里正释放出强烈的压力信号。无论政客或专家如何粉饰太平,美国经济实则如坐针毡——波动性飙升、企业盈利下滑、增长开始收缩。数据尚未发出”衰退”的尖叫,但音量已经调高。
以标普500指数为例:3月中旬至下旬短短两周内,该指数从5509点飙升至5790点。这种乐观情绪并非空穴来风,直到特朗普总统祭出”解放日”关税。突如其来的政策令市场措手不及,股指应声暴跌。随着90天关税暂缓的消息又暴力反弹,但不确定性重燃时再度下挫。当特朗普确认暂停加征,市场又上演绝地反击。纳斯达克指数更创下1857.06点的史上最大单日涨幅。如此剧烈波动绝非健康迹象,反映的是市场神经质般的焦虑,而非真正的信心。
与此同时,美联储正陷入两难困境。鲍威尔按兵不动,在形势明朗前拒绝调整利率。新关税同时施压通胀与供应链,令央行进退维谷:过早降息恐重燃通胀,维持高利率则可能加剧增长停滞。这种走钢丝的平衡术一旦失手,极可能将经济拖入滞胀泥潭——增长停滞与物价飞涨并存的噩梦组合。
消费者已开始捂紧钱包。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4月下挫11%,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这种悲观情绪跨越政治立场、收入阶层与教育背景,全美各地就业焦虑持续升温。当人们担忧饭碗不保,消费支出必然收缩,进而形成拖累经济的恶性循环。
制造业的警报声也同样刺耳。纽约联储制造业调查显示现状指数跌至-8.1%,未来预期将进一步下跌至-7.4%,创下近20年最差纪录,甚至惨过2008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初期。这意味着,制造业已对经济发出明确的预警信号。
企业界也正在为寒冬做准备。据彭博社数据显示,标普500公司盈利预测下调幅度达48%,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如果说彼时的预期崩塌源于疫情封控,当前则更多受制于关税阴云与增长前景不明。当企业集体大幅调低盈利指引,往往预示着精打细算的苦日子即将来临。
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预测2025年一季度经济将萎缩2.3%。即使考虑到某些因素,如公司在关税生效前迅速将黄金运回美国,这个数字仍然表明经济正在放缓。CNBC调查显示,年化增长率已从过去两年稳健的3%骤降至0.3%,近乎停滞。
债券市场也复现熟悉的信号。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结束倒挂后变得陡峭,这种形态自1980年代以来每次都精准预警美国经济衰退。当美联储为应对增长放缓准备降息时,历史场景再次上演。
唯一尚存希望的就业市场也暗藏危机。尽管4.2%的失业率与稳定的周度申领数据暂稳阵脚(美联储视其为最佳衰退先行指标之一),但这已是阻挡衰退狼群的最后藩篱。一旦裁员潮涌现,其他经济领域恐将加速崩塌。
尽管美国尚未陷入全面衰退,但经济疲软已呈多点开花之势:增长失速、信心滑坡、盈利退潮、警报频传。除非政策出现重大转向或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否则今年经济衰退风险仍居高不下。这场衰退或许不会太深,但很可能旷日持久。未来数月,交易员、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都需如履薄冰。
本周关键事件前瞻
本周,亚洲及欧洲时段市场预计维持平静,除非突发新闻搅动波动。交易者或利用周初布局,静待周三密集数据潮。
真正波动将于4月23日(周三)启动,届时欧元区、英国、美国将陆续公布PMI初值。德国制造业PMI初值预计将下滑至47.5(前值48.3),服务业PMI初值或微降至50.3(前值50.9),暗示欧洲经济火车头动能衰减。若数据逊于预期,欧元/美元或面临修正性波动。
英国方面,制造业PMI初值料跌至44.0(前值44.9),服务业PMI初值预计从52.5回落至51.4。双重疲软印证产出放缓担忧,英镑/美元可能随数据偏离幅度剧烈震荡。
美国PMI初值同样关键,制造业PMI初值预计从50.2降至49.3,服务业PMI初值或由54.4回落至52.9。这显示美国经济疲态正跨部门蔓延,欧元/美元、美元/日元等货币对本周中期敏感度将显著提升。
4月24日(周四)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将发表讲话。市场将逐字解析其表态,捕捉5月降息线索。当前市场神经紧绷,任何鸽派暗示都可能引发英镑资产剧烈波动。
收官之战在4月25日(周五),瑞士央行主席施莱格尔将发表政策评论。随着瑞士央行亦考虑宽松政策,交易者将寻觅降息信号,相关表态或扰动美元/瑞郎及瑞郎交叉盘走势。